車輛運行中溫度的身高和降低和排量大小也有很大的聯系,排量小的車輛受限制,行駛的速度就不會太快,但仍然需要中冷器。利用中冷器里的一排排的鋁合金風道和散熱鰭片,增加空氣與管道的接觸面積,隨即再通過車輛行駛迎面撞擊的冷風降溫。在越高速狀態下,風冷中冷器的冷卻效果就越好。通常,風冷中冷器有三種布局,前置、側置和頂置,分別適用于大排量增壓、小排量增壓和拉力賽車。
相比風冷中冷器,水冷中冷器比它多了冷卻液管路,更為復雜,但好處就是結構緊湊,管路布置靈活,管道短,管內壓力保持性較好,由此能極大降低渦輪遲滯現象。
風冷和水冷各有什么優缺點?
雖然風冷中冷器相對于水冷來說結構更加簡單,成本更低且高速冷卻效果更好,但是由于風冷中冷器的進氣管路要比水冷中冷器長得多,管內空氣容積更大,就管內壓力波動而言,風冷中冷器要更大一些,渦輪遲滯現象更加嚴重。此外,由于對風速的依靠,車速降低后冷卻效果就不明顯了。
水冷中冷器解決了風冷的弊端,由于進氣管長度更短,所以有效的弱化了渦輪延遲,提高動力響應;同時因為發動機結構也更加緊湊,方便了發動機的整體布局。
水冷的效率如果跟排練大小有關,也不能忽視小排量汽車的散熱功能,進氣冷卻溫度直接受限于發動機水溫,所以高速狀態下冷卻效果不如風冷(發動機水溫在正常工況下為90攝氏度左右,換句話說,采用集成水冷中冷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,穩定工況下進氣溫度不會低于90攝氏度)。還有就是集成水冷中冷器的水箱冷卻系統更加復雜,且時間一長容易出現漏水故障,耐久性是個問題。